2025年开局,中国权益类基金市场迎来近六年最强"开门红"。最新数据显示,全市场451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达3.87%,正收益产品占比超70%,更有3只科技主题基金以突破50%的惊人涨幅领跑市场。这场资本盛宴背后,是政策红利、产业升级与专业投研能力的完美共振。
科技赛道强势崛起
一季度业绩榜单显示,碳中和与先进制造主题基金包揽前三甲,冠军产品单季净值增长超过60%。市场资金正以罕见力度涌入人形机器人、AI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,多只相关个股季度涨幅接近翻倍。以某头部制造主题基金为例,其重仓的机器人产业链标的平均贡献超40%的收益,其中传感器龙头单季股价涨幅高达97%。
政策与技术的双重催化
今年3月,监管部门明确将"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"列为重点工作。这一政策导向与全球AI技术突破、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的产业趋势形成强烈共振。某百亿规模基金在季报中透露,其早在去年四季度就通过"隐形持仓"布局了电池精密结构件、智能传感器等细分领域,精准捕捉到本轮行情。
专业投研的价值裂变
在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,头部机构展现出惊人的阿尔法创造能力:
1. 深度产业链研究:冠军基金团队耗时9个月完成机器人产业链278家企业尽调
2. 前瞻性布局:部分产品提前两个季度埋伏二线供应链企业
3. 动态调仓能力:某50亿规模基金季度换手率控制在30%以内,实现精准择时
"我们既寻找确定性——高概率进入头部供应链的企业,也挖掘弹性——主业稳健且跨界机器人领域的'隐形冠军'。"某业绩排名前5%的基金经理透露其"双轨策略"。
后市展望:分化中寻找新机遇
尽管科技板块估值已处相对高位,但机构普遍认为:
• 新质生产力仍是长期主线,二季度关注回调后的布局机会
• 制造业升级将催生新一轮设备投资周期
• 需警惕部分概念股业绩兑现不及预期的风险
某管理规模超200亿的明星基金经理指出:"当下更需要沉下心做产业研究,机器人赛道从主题投资向业绩驱动转变的过程中,真正的赢家才刚刚浮出水面。"随着年报季临近,市场或将进入"去伪存真"的新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