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4日,A股市场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"深V"反转行情。三大指数午后探底回升,最终集体收涨。截至收盘,沪指微涨0.15%报3370.03点,创业板指基本持平报2152.55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当日市场成交额明显萎缩至1.45万亿元,显示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。
盘面呈现明显分化特征。旅游酒店、保险、银行等防御性板块表现强势,而有色金属板块更是逆势上涨逾1%,成为市场亮点。但另一方面,科技成长板块普遍承压,计算机、房地产、国防军工等10个板块跌幅超过1%,其中赛马概念领跌,微盘股概念跌幅超过4%。
市场分析人士指出,当前市场正处于关键转折期。随着4月财报季临近,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收敛,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成长板块面临业绩验证压力。数据显示,近五个交易日计算机板块累计下跌7%,传媒、商贸零售等板块跌幅也超过4%。
"市场调整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,"一位资深市场观察人士表示,"一是近期经济数据表现平淡,二是科技板块的集体回调对市场情绪造成冲击。"值得注意的是,科技板块的调整并非基本面恶化所致,更多是资金在财报季前的获利了结行为。
对于后市走向,业内人士存在不同预判。部分机构认为,在季度末资金面趋紧的背景下,大盘蓝筹股可能展现出相对优势。而另一些分析师则强调,科技创新仍是长期主线,AI、人形机器人、低空经济等领域仍具投资价值。
"当前市场正处于风格切换的观察期,"某基金研究员分析称,"建议投资者在保持防御性配置的同时,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外资流向变化。若后续消费刺激政策落地或地产数据企稳,可能带动市场情绪修复。"
展望后市,随着财报季临近,业绩确定性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。业内人士建议,投资者可重点关注那些产业进展明确、业绩有望兑现的优质企业,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把握结构性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