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点新闻内容详情

公募基金一季度"冰火两重天":明星经理业绩大反转背后的投资迷思

2025-04-01 111 007导航小编

  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业绩尘埃落定,市场呈现戏剧性分化。数据显示,曾被誉为"行业轮动专家"的某头部基金公司权益投资负责人旗下7只产品(AC份额合并计算)全线亏损,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只旗舰产品亏损幅度接近25%,在同类产品中表现垫底。

  这一结果与2024年的辉煌战绩形成强烈反差。就在去年,该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产品强势入围主动权益基金年度前十榜单,其中一只产品以51.85%的收益率斩获亚军,另有四只产品分列第六至第十名。从巅峰到谷底,仅用90天就完成了这场令人瞠目的业绩反转。

  这位拥有上海交大微电子学硕士背景的基金经理,早期因科技领域研究被贴上"科技猎手"标签,后转型为行业轮动策略的践行者。2023年其重仓AI赛道却因入场时机偏差导致全年亏损23.09%;2024年坚守AI布局终于迎来高光时刻;但2025年一季度又因AI算力板块剧烈调整而遭遇滑铁卢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其管理的6只基金持仓呈现高度同质化,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普遍超过75%。这种极致押注的风格虽然曾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创造超额收益,但也放大了业绩波动风险。从历史操作看,其在医药、养殖、火电等多个板块间频繁切换,投资边界逐渐模糊。

  与此同时,另一位女性基金经理则上演了"逆袭"戏码。其管理的某主题基金一季度收益率突破60%,与去年9月0.62的单位净值形成鲜明对比。但颇具戏剧性的是,该基金实际持仓与名称中的"主题"几乎毫无关联,重仓标的均为机器人概念股。

  这位拥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的基金经理,早年因重仓新能源汽车龙头创造过2-3倍的投资回报。此次业绩反转再次印证了其灵活调整的能力,但也引发市场对"风格漂移"的讨论。

  两位基金经理截然不同的季度表现,折射出主动权益基金面临的共性困境:在短期排名压力与长期价值投资之间如何取舍?当行业轮动演变为风格漂移,当主题投资偏离既定轨道,投资者又该如何辨别其中的投资逻辑与投机成分?

  当前公募基金行业正面临深刻变革:一方面被动投资规模持续扩张,另一方面主动管理产品的业绩波动加剧。这促使行业必须重新思考:在帮助投资者实现财富增值的同时,如何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投资框架,真正发挥专业机构的市场定价和资源配置功能。

相关标签: # 基金 # 投资 # 业绩 # 产品 # 经理 # 行业 # 一季度 # 亏损 # 市场 # 管理